嬰幼兒的腸胃道仍不夠成熟,有的甚至敏感脆弱,因此往往有較高的機率發生腸胃道不適癥狀,而「腹瀉」就是其中的一種。當父母看到寶寶腹瀉時,焦急之餘,也要冷靜地觀察,做好照護,才能減緩寶寶癥狀,讓寶寶逐漸恢復健康。
對於新手父母而言,可能對以下情況感到疑惑:「寶寶一天拉好幾次,正常嗎?」「偶爾看到寶寶便便水水的,是拉肚子嗎?」然而,有時不完全是腹瀉(拉肚子),可能只是因飲食所造成的正常排泄。因此,父母應正確瞭解何謂腹瀉、癥狀及照護法,才能真正確保寶寶健康。
特徵‧認識腹瀉
腹瀉,是一種反應寶寶身體可能有狀況的癥狀。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舜卿說明,寶寶的糞便狀況需具備以下徵兆,才算是腹瀉。
1 頻率偏多
如果寶寶一天排泄超過3次,且此狀態已持續2~3天以上,通常是腹瀉的可能性很高。
2性狀改變
一般健康的寶寶,糞便的性狀是固定的,如較稀較糊的軟便、較成型的條狀或顆粒狀便便。假如性狀突然改變,如變得特別稀水、稀糊、黏度高或有血絲,通常都會是腹瀉。
3 解便量增加
腹瀉的含水量會比健康糞便還要高,並且總體的排便量會變得較多。趙舜卿醫師表示,這點是父母常忽略之處,建議可從體重變化多加留意。正常標準為每天每公斤應產生約5~10公克糞便,即6公斤寶寶每天解便量約為30~60公克。
4 味道或顏色異常
氣味是外顯而直接的,最容易被察覺到。因此,如果發覺寶寶糞便味道變得特別重或不好聞(刺鼻的臭味等),可能也是腹瀉。
掌握小跡象‧覺察寶寶腹瀉
寶寶不善於表達,有時父母不一定能即時觀察到腹瀉狀況。不過,由於寶寶的表達很直接,因此只要多注意,仍可以從某些小跡象發覺到異常。
【跡象1】通常腹瀉都會合併脹氣發生,因此寶寶的肚子會有鼓鼓的狀況。
【跡象2】腹瀉帶給身體的感覺並不舒服,所以寶寶的情緒往往會明顯地變差。
不同月齡寶寶‧腹瀉原因不同
一般來說,寶寶會出現腹瀉,通常都與腸胃道狀況密切相關。趙舜卿醫師表示,在健康狀態下,不同月齡別的嬰幼兒,導致其腹瀉的癥狀各有不同。
0~4個月
<1>急性腸胃炎:在冬季到初春的發生機率較高,起因於受病毒感染所致,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等皆很常見,患者的腹瀉會以帶點酸味的水便為主。
<2>過敏性腸道病變:此類寶寶會對奶類的蛋白產生過敏反應,因此腹瀉之外,還會伴隨著肚子疼痛感;不過發生的機會很少。
3~4個月以上
乳糖不耐癥:發生在3~4個月以上的嬰幼兒的比例較高,此類寶寶通常隨著喝奶量增加,而表現出腹瀉,但整體癥狀相對輕微。此外,趙舜卿醫師補充,此月齡以上的寶寶,可說是最常發生急性腹瀉的時期。
兩種類型腸胃炎
趙舜卿醫師表示,這兩種常見腸胃炎,都可能發生在寶寶身上,進而造成嚴重程度不一的腹瀉。
1 細菌性腸胃炎
常見的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志賀氏菌等,多發生在夏季。受此細菌感染的患者,會有疼痛、裡急後重感,糞便帶有黏液和血絲。由於細菌會破壞大腸組織,造成腸子破洞,最嚴重還可能導致腹膜炎。
如沙門氏菌幾乎是年年都有病例,常藉由飲食而群聚感染,潛伏期0.5~2、3天,患者會排出綠色帶血的糞便。臨床上,年紀愈小的寶寶(尤其3歲以下),受到感染後癥狀會比學齡孩童還嚴重,這與本身腸道菌叢穩定和免疫力可能有關。
2 病毒性腸胃炎
常見的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等,其中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多發生在秋冬。受此病毒感染的患者,小腸黏膜受到損傷,會拉出蛋花湯狀的酸味水便;常有腹脹與腹痛,嚴重會導致脫水。
以台灣近幾年來看,輪狀病毒因為疫苗的推行,病例普遍下降,反而諾羅病毒感染案例較多。諾羅病毒潛伏期平均約1天,傳染性高,大人小孩都很難倖免,受感染者易有急性腹瀉;一般病程約3~4天,但2~3歲內的幼兒病程可能長達兩倍時間,所以此年齡患者狀況改善後,醫院都會持續追蹤,待一星期後回診,確定是否完全痊癒。
2種主要腹瀉狀況
如果寶寶因為受到感染而有腹瀉癥狀,大多指的是「急性腹瀉」;然而,趙舜卿醫師表示,如果超過一段時間,將可能演變成「慢性腹瀉」,未來對寶寶的成長髮展,多少有些影響。~全文未完~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趙舜卿 照片提供/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本月精彩專題【量身打造 個人化產檢】
除了孕媽咪生理上的需求之外,有些侵入性的產檢專案可能有風險,或是孕媽咪因為個性不同,對於產檢的要求也不一樣,這些都可以提出來和產檢醫師討論,共同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產檢專案。本文列舉了三個類型的媽咪,並設計了有趣的心理測驗,來看看妳屬於哪個性格類型的孕媽咪,又該怎麼選擇產檢專案!
※原文刊載於2013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