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將繼續分享在紐約拍片的製片資訊。本期要談的是影視製作時十分重要的資金問題,特別是從紐約市及紐約州的在其影視工業的相關法令來看製片業如何從中獲得協助。
三、紐約市(州)的拍片資金補助(Subsidy/Incentive Program)
紐約州政府和市政府對娛樂產業的補助有長遠的歷史且類別繁多。紐約州有《紐約愛電影》(NY © Film) 計畫。自2005年起,紐約市電影電視市長辦公室(Mayor’s Offi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也整合了原有零散的補助,而開創了《紐約製作》(MADE IN NY) 計畫。許多在紐約市(州)拍攝的電影及電視節目,依照其製作成本及與相關產業在商業交易的比例,而享有不同的優惠。這些優惠計畫不但把影視製片留在紐約,同時,也吸引了許多來自外地的公司及製片人,為了獲得這些補助,而來到紐約搭景拍攝、外景取鏡或是完成後期製作。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紐約州政府的“抵稅“方案
根據現行的規定,任何在紐約州取景的電影或電視製作,只要在紐約州拍攝的天數達到總拍攝天數的百分之七十五,則製片的支出可以在報稅時報銷,最高可達百分之三十。同時若是以搭景拍攝,使用紐約州內上百個片廠及舞臺,也可以享受百分之三十的“抵稅“方案。
這個方案立刻獲得製片業的歡迎,在預算上可以說馬上省下了一大筆開銷。甚至有些製片廠特別要求製片人及編劇寫一些可以在紐約開拍的劇本。這個“抵稅方案“其實是在 199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電影辦公室發起,他們提供抵稅優惠,吸引了好萊塢製片公司去當地拍片。在蒙特婁市,當地電影單位提供”貌似紐約市“的場景,一部關於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的電視電影就是在那兒取景的。之後,許多美國各州政府電影辦公室群起效尤,提供優惠方案,電影就一部接一部的進入當地。這個優惠方案與國內各城市的“電影行銷”並不太一樣,吸引製片業並不是為了促進城市的文化宣傳,而是以活絡當地影視相關產業(攝影棚、工作人員、演員、器材商、後製產業等等)為目標,著重商業交易及實際的經濟成長,並留住相關產業的人才。
第二個優惠就是百分之五的投資抵稅
特別是針對大型影視相關工程及器材更新上的投資,投資方可享有百分之五的抵稅優惠。
另外,即使片子沒有在紐約拍攝,但後期製作在紐約州進行,也可享受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的抵稅優惠。
在市政府的《紐約製作》方面,還有百分之一的宣傳經費補助。依照製作預算的多寡,分為二類,補助公車、地鐵以及計程車的廣告看板。
紐約市政府及州政府竭盡全力地將影視產業留在本地,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些政策樂見其成。因為這些抵稅政策讓州政府一年少掉了約4億美金的稅收。政治評論家認為在經濟仍然吃緊的時節,這些稅收本來可以用來補助教育基金、低收入戶社會福利等。只造福影視工業而讓其他方面失衡,是否值得引人爭議。同時,許多電影人也注意到,抵稅政策最大的受益人是好萊塢片廠的大成本製片,而非獨立製片的小片子。這個現象也開啟了討論的空間。
文/俞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