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活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6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
0
0

理想媽:

記得前兩年有一篇報導,一個美國媽媽狀告孩子的幼兒園,因為在老師教字母“O”之前,孩子會把這個字母想像成蘋果啊、小嘴巴啊等等,結果老師教了她之後,就只能說這是“O”了!這個官司引起很大的關注,最後,法院竟然判這位媽媽贏了!我覺得這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沒有適用的法律來支援,還因為我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我們只要一個標準答案。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專家說:

在這個故事裏,老師和媽媽都沒有錯。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老師傳授的是知識,而媽媽關注的是孩子的思維。我們知道,知識並不能代替思維,如同思維不能代替知識一樣。在大多數實際生活中,知識從來就是不完全的,所以我們需要思維。

知識和思維有密切的聯繫,但絕不是同一個東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創造力,但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可能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試成績非常好,但不善于獨立思考,沒有創造力,所謂“高分低能”是指這類學生。

為什麼任何問題都只能有一種答案呢?為什麼圖畫上的月亮永遠是白色的?為什麼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就過著幸福的生活?為什麼大灰狼就是奸詐兇殘的?很多很多為什麼充斥著孩子充滿想像力的小腦袋,在他們的好奇心裡,世界的畫捲一頁頁地被揭開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多么需要我們保護和開發的呀!

創造力也是一種思維能力,它並不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式的創意,而是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適應環境的能力。相對來說,並不是越聰明的人,創造力就一定越高。事實上,歷史上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書也不一定讀得呱呱叫,但因為他們點子多,心思巧,遇到問題不放棄,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春春媽:

我們從小就是被傳統的教育灌輸出來的,自己就缺乏創造力,怎麼可能培養好孩子的創造力?

專家說: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首先我們要做到2點——

1.樹立信心

兒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行為方式甚至教養態度對兒童的精神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但父母和孩子的創造力並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有些研究甚至表明,如果父母的創造力測驗成績低,孩子的創造力成績反而更高。很有趣吧?或許這個調查可以幫助你建立自信。

2.停止過度溺愛或者過度激勵孩子

這兩個極端的方式都是對孩子創造力的傷害。對孩子過分溺愛、對他的要求一味遷就,孩子的要求很快能夠得到滿足,原本可以通過自己解決的問題全由父母代勞,這樣的教育只會造就躺著啃麵包的“懶漢”,卻在面臨適應和解決問題的時候無計可施、手足無措。而過度激勵孩子則可能會使孩子的心理長期處於緊張、欲求不滿的狀態之下。

文文媽: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專家說:

父母能做的是這幾個方面——

1.延遲評價

父母、老師的評價就是給孩子一個思想的框框。“延遲評價”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件事情或者說出一種想法之後,不要急于對他的言行進行評價、做出結論,而是讓它處於一種自然發展的狀態。對於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學家奧斯本曾經提出過一種“頭腦風暴法”,其根本就是讓人們頭腦中新穎的“想法和觀念”在沒有“看守”的情況下,蜂擁而出。但是如果人們一旦產生一個想法就遭到評價,那新的想法就不會緊接著出現,原來的想法本身也不會變得更加深入。

媽媽確實比孩子懂得更多的東西,因此總會有一種給孩子“指點迷津”的慾望,孩子干任何一件事,總要評價一番。最後孩子可能很“聽話”:如果你在他的身邊,那麼他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會瞪著可愛的眼睛看著你,徵詢你的意見。此時的你會不會感到一種莫大的寬慰?

Tips:

你的孩子有這樣一種“聽話”的習慣嗎?如果有,那這對於孩子創造性的發展可能是一個不好的兆頭。孩子對外界評價已經形成一種穩定的依賴。如果你不在他的身邊,他可能會因為這樣一種對評價的依賴和對權威的服從傾向而變得無所適從。

2.控制語言模式

由於在引導孩子創造力發展的時候,很難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富于創造性的。因此,鼓勵孩子的創造慾望,養成孩子的創造習慣,可能顯得更加重要。在這一點上,控制語言模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什麼是控制語言模式呢?它是指外部的語言表達代表著內部的心向,影響內部的心向可以通過外部的語言控制來實現。比如下面的A類句子可能是我們通常都能聽到的,如果你用B類來表達,將是非常有益的。

A:老師畫得貓是灰色的,你卻畫成紅色的,你得改過來。

B:老師畫了只灰貓,你畫了只紅貓,讓我們來看一下哪隻更可愛呢?

A:這樣的事情等你長大了自然會做。

B:你也可以試試,如果需要什麼幫助就招呼媽媽一聲。

你一定已經清楚A類語言和B類語言的不同了吧?所以中國有句老話“話要巧說”,同樣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語言說出來,效果就不一樣。

3.鼓勵孩子“隨心所欲”

孩子在玩耍時,最令人頭疼的事情就是他們常常“胡鬧”。這種情況下,父母通常會對他們明令禁止,要求他們“好好地玩”。這其實就是要他們按照某種通常的規則來進行遊戲。如果孩子只會按通常的規則玩,又有多少創造性可言呢?

4.讓孩子有獨處的機會

媽媽可以嘗試一下:下定決心在一天甚至兩三天的時間裏不去過問孩子的事情,即使孩子沒有同伴在身邊也是這樣。試試這樣做,看看你和孩子會有些什麼新穎的感覺呢?

5.善對孩子發問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發問對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很重要的。要想激發孩子的潛能及創造性,媽媽可以多掌握一些向孩子發問的形式和技巧。當然媽媽既要有關於發問的技巧,也要學會聽孩子發問。這不僅有助于增進親子關係,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可培養其表達能力。

音音媽:

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簡便易行的小遊戲或者有趣的問答,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隨時隨地地訓練我們的孩子呢?

專家說:

開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潛能,必須圍繞創造性的認知特徵和情感特徵,以多種科學方法訓練兒童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精密性、想像力、好奇心、冒險精神和挑戰性等品質。

1.類比法:

比較類似的各種情況,找出事物之間的相似處,引導兒童將某一事物比喻成另一類事物,以啟發兒童的發散性思維,努力為他們創造力的充分施展提供一定的條件,同時也幫助兒童發展歸類、類比的能力。

遊戲連結——趣味問答:尋找“圓伙伴”

家長問孩子:“世界上圓形的東西真多,平時你看到的還有什麼東西也是圓形的?”等孩子列出一些回答后,對孩子說:“現在我們一起來給這些圓伙伴排排隊好嗎?”比如吃的、用的、玩的等等,然后再繼續問孩子:“在這一大群圓朋友中,誰和誰有相似之處啊?”鼓勵孩子任何形式的聯想和回答,只要是適當的都對,越多越好。

2.辨別法:

發現事物的不足,尋找各種遺漏的環節,探索知識中的未知部分,以培養兒童的辨認能力、觀察力和注意力。

遊戲連結——尋找缺失處

展示各種圖案,指著每一幅畫問孩子:“這是什麼?你仔細看看,缺什麼?”讓孩子去發現缺少的部分,再讓孩子說明,實物中如果缺少這些部分,將會出現什麼結果。家長可以對著圖中的各種圖案,邊看邊與孩子交談,幫助孩子找出欠缺部分。

3.追問法:

提供各種困擾、懸疑或具有挑戰性的情境,讓兒童思考並提出各種開放性、無固定結局的情境,就兒童的上一回答繼續“打破沙鍋問到底”,從而發展兒童的發散性思維。

遊戲連結——趣味問答:如果……

家長問孩子:“如果迷路,你怎麼辦?”

孩子回答:“找警察叔叔。”

家長:“如果找不到呢?”

孩子:“問馬路上的人。”

家長:“如果剛巧問到騙孩子的壞人呢?”

孩子:“我跑。”

家長:“如果他把你抓住了呢?”

孩子:“我哭,大吵大鬧引起別人的注意。”

家長:“如果他把你關起來呢?”

4.重組法:

將一種結構重新改組創立一種新的結構,在凌亂無序的情況下,發現並提出新的處理方法。

遊戲連結:擺棋子

用圍棋盤或象棋盤做遊戲,按“黑白黑白”、“黑黑白白”、“白白黑黑”有規律地擺棋子,先讓孩子模仿著擺,再讓孩子模仿擺出三角形或四邊形。家長可教給孩子有規律性的擺法,並試著使擺法漸漸復雜,讓孩子邊提問邊試著自己創造性地擺放,以增強孩子的位置感、立體感和知覺能力。

5.視像法:

以具體的方式表達各種觀念,具體說明思想和表達情感,透過圖畫描述經驗。

遊戲連結:小小設計師

家長問孩子:“中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首都有一個最著名的建筑叫什麼?”給孩子看天安門並向孩子介紹天安門的特徵。引導孩子從各個角度觀察天安門的特徵,如大小、造型、顏色、裝飾等,然后讓孩子想像並畫出一個更加宏偉、壯觀、現代化的建筑,請孩子展示並講解自己的畫,訓練孩子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力。

(來源:《媽媽寶寶》1月)更多詳情請點擊:http://cn.mag.cnyes.com/Magazine/mmbb/Series/2013012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96

Trending Articles